这节课是由月影老师讲的,干货满满,包括了面向对象的设计、组件封装、高阶函数(节流、防抖、批处理、可迭代化)
# 本堂课重点内容
# 写好 js 的原则
# 各司其责
举个栗子:写一段 JS,控制一个网页,让他支持浅色 / 深色两种模式。你会怎么做呢?
我的第一反应:写一个深色类,在切换按钮事件进行切换。这也是课件里讲的第二版。
- 第一版 直接切换样式,不妥,但能用
const btn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modeBtn'); | |
btn.addEventListener('click', (e) => { | |
const body = document.body; | |
if(e.target.innerHTML === '☀️') { | |
body.style.backgroundColor = 'black'; | |
body.style.color = 'white'; | |
e.target.innerHTML = '🌙'; | |
} else { | |
body.style.backgroundColor = 'white'; | |
body.style.color = 'black'; | |
e.target.innerHTML = '☀️'; | |
} | |
}); |
- 第二版 封装了深色类
const btn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modeBtn'); | |
btn.addEventListener('click', (e) => { | |
const body = document.body; | |
if(body.className !== 'night') { | |
body.className = 'nignt'; | |
} else { | |
body.className = ''; | |
} | |
}); |
第三版 既然是完全的展示行为,那么可以完全由 html 和 css 实现
将切换作为一个 type 为
checkbox
控件,id 为modeCheckBox
,使用label
标签的for
控件,id 为modeCheckBox
,使用label
标签的for
属性将其关联到这个控件,再把 checkbox 隐藏掉即可实现点击切换模式。"
只要不写代码就不会有 bug" ,这也是各司其责的一种体现。
总结:需要避免不必要的由 js 直接操作样式,可以用 class 来表示状态,而纯展示类的交互寻求零 JS 方案。版本 2 也是有其好处的,如适应性是不一定有版本 3 的好的。
# 组件封装
组件是指 web 页面上抽出来的一个个包含模板 (HTML)、功能(JS)和样式(CSS)的单元,好的组件具备封装性、正确性、扩展性和复用性。虽然现在由于有很多优秀的组件存在,往往我们不需要去自己设计一个组件,但我们也要去试着了解他们的实现。
举个栗子:用原生 JS 写一个电商网站的轮播图,应该怎么实现?
结构:HTML 中的无序列表(
<ul>
)- 轮播图是典型的列表结构,可以用无序列表
<ul>
元素来实现,每个图放在一个 li 标签中。
- 轮播图是典型的列表结构,可以用无序列表
表现:CSS 绝对定位
- 使用 CSS 的绝对定位,将图片重叠在一个位置
- 切换状态使用修饰符(modifier)
- selected
- 轮播图切换动画使用 CSS
transition
实现
行为:JS
- API 设计应保证原子操作,职责单一,满足灵活性
- ps:原子操作就是指 不可中断的一个或一系列操作,比如操作系统中的原语 wait、read 等。
- 封装一些事件:getSelectedItem ()、getSelectedItemIndex ()、slidTo ()、slideNext ()、slidePrevious ()……
- 更进一步:控制流,使用自定义事件来进行解耦。
- API 设计应保证原子操作,职责单一,满足灵活性
总结:组件封装需要注意其结构设计、展现效果、行为设计(API、Event 等)是否达标
思考:如何来改进这个轮播图?
# 重构 1:插件化,解耦
将控制元素抽取成一个个插件(左右小箭头、底下的四个小圆点)等等
插件与组件之间通过依赖注入方式建立联系、
这样的好处?组件的构造器做的工作就只是将组件们一一注册了,日后复用的时候不需要的组件直接将构造器注释掉即,无需关注其他的。
再进一步扩展?
# 重构 2:模板化
将 html 也模板化,做到只需一个 <div class='slider‘></div>
就能实现图片轮播,修改控制器的构造,传入图片列表。
# 重构 3:抽象化
将通用的组件模型,抽象出来一个组件类(Component),其他组件类通过继承该类并实现其 render 方法。
class Component{ | |
constructor(id, opts = {name, data: []}) { | |
this.container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id); | |
this.options = opts; | |
this.container.innerHTML = this.render(opts.data); | |
} | |
registerPlugins(...plugins) { | |
plugins.forEach( plugin => { | |
const pluginContainer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 'div'); | |
pluginContainer.className = `${name}__plugin`; | |
pluginContainer.innerHTML = plugin.render(this.options.data); | |
this.container.appendchild(pluginContainer); | |
plugin.action(this); | |
}); | |
} | |
render(data) { | |
/* abstract */ | |
return '' | |
} | |
} |
总结:
- 组件设计的原则 —— 封装性、正确性、拓展性和复用性
- 实现步骤:结构设计、展现效果、行为设计
- 三次重构
- 插件化
- 模板化
- 抽象化
- 改进:CSS 模板化、父子组件的状态同步和消息通信等等
# 过程抽象
处理局部细节控制的一些方法
函数式编程思想的基础应用
# 应用:操作次数限制
- 一些异步交互
- 一次性的 HTTP 请求
有这样一段代码,在每次点击时延时 2s 后移除该节点,但如果用户在该节点还没完全移除的时候又点了几次则会报错。
const list = document.querySelector('ul'); | |
const buttons = list.querySelectorAll('button'); | |
buttons.forEach((button)=>{ | |
button.addEventListener('click', (evt) => { | |
const target = evt.target; | |
target.parentNode.className = 'completed'; | |
setTimeout(()=>{ | |
list.removeChild(target.parentNode); | |
},2000); | |
}) | |
}); |
而这个操作次数的限制,则可以抽象出来一个高级函数
function once(fn) { | |
return function(...args) { | |
if(fn) { | |
const ret = fn.apply(this, args); | |
fn = null; | |
return ret; | |
} | |
} | |
} | |
const list = document.querySelector('ul'); | |
const buttons = list.querySelectorAll('button'); | |
buttons.forEach((button)=>{ | |
button.addEventListener('click', once((evt) => { | |
const target = evt.target; | |
target.parentNode.className = 'completed'; | |
setTimeout(()=>{ | |
list.removeChild(target.parentNode); | |
},2000); | |
})) | |
}); |
如代码中显示的那样,这个函数 once 接受一个函数,返回的也是一个函数,判断接受的函数是否为 null,若不为 null 则执行这个函数并返回其结果,若接受的函数为 null 则返回一个不进行任何操作的函数。click 事件注册的实际上是 once 返回的函数,这样再怎么点击也不会报错了。
ps:好精彩的应用例子!
为了让 ” 只执行一次 “ 这个需求覆盖不同的事件处理,将这个需求剥离出来,这个过程就称之为 过程抽象
# 高阶函数
- 以函数作为参数
- 以函数作为返回值
- 常用于作为 函数装饰器
funtion HOF(fn) { | |
return function(...args) { | |
return fn.apply(this, args); | |
} | |
} |
# 常用高阶函数
# Once 只执行一次
前文讲过,这里不再阐述
# Throttle 节流
为函数添加一个间隔 time,每隔 time 事件调用一次函数,节省其需求,比如某个事件很容易持续的发生(如鼠标移上去就触发),那么他会一直速度特别快的调用这个事件函数,这个时候为其加一个节流函数则可以防止崩溃节约流量。
function throttle(fn, time = 500) { | |
let timer; | |
return function(...args) { | |
if(!timer) { | |
fn.apply(this, args); | |
timer = setTimeout(() => { | |
timer = null; | |
}, time); | |
} | |
} | |
} | |
btn.onclick = throttle(function(e){ | |
/* 事件处理 */ | |
circle.innerHTML = parseInt(circle.innerHTML)+1; | |
circle.className = 'fade'; | |
setTimeout(() => circle.className = '', 250); | |
}); |
对原始的函数进行包装,没有 timer 的话就注册一个 timer,500ms 后取消,因为在这 500ms 中这个 timer 都还存在,所以不会去执行函数(或者说执行空函数),500ms 后 timer 取消了,函数就可以被调用执行了。
# Debounce 防抖
在上面的节流中,timer 存在期间是不会去执行函数,而防抖是在每次事件一开始的时候清空 timer,然后设置 timer 为 dur,当事件调用 dur 时间并且没有新的事件再次调用时(比如鼠标移动后悬停一段时间),函数就可以被调用执行了。
function debounce(fn, dur) { | |
dur = dur || 100; //dur 若不存在则设置 dur 为 100ms | |
var timer; | |
return function() { | |
clearTimeout(timer); | |
timer = setTimeout(() => { | |
fn.apply(this, arguments); | |
}, dur); | |
} | |
} |
# Consumer
这是将一个函数变成类似 setTimeout 这样的异步操作的函数,如调用了很多次某事件,将这些事件丢到一个列表中,按设定好的时间隔一段时间并执行返回其结果。先来看代码:
function consumer(fn, time) { | |
let tasks = [], | |
timer; | |
return function (...args) { | |
tasks.push(fn.bind(this, ...args)); | |
if(timer == null) { | |
timer = setInterval(() => { | |
tasks.shift().call(this); | |
if(tasks.length <= 0) { | |
clearInterval(timer); | |
timer = null; | |
} | |
}, time); | |
} | |
} | |
} | |
btn.onclick = consumer((evt) => { | |
/* | |
* 事件处理 如每次调用了很多次某事件,将这些事件丢到 | |
* 一个列表中,按设定好的时间隔一段时间并执行返回其结果。 | |
*/ | |
let t = parseInt(count.innerHTML.slice(1)) + 1; | |
count.className = 'hit'; | |
let r = t * 7 % 256, | |
g = t * 17 % 128, | |
b = t * 31 % 128; | |
count.style.color = `rgb(${r}, ${g}, ${b})`.trim(); | |
setTimeout(() => { | |
count.className = 'hide'; | |
}, 500); | |
}, 800); |
这里的事件处理实现了点击按钮时执行这个不断显示 + count 并在 500ms 后渐隐,而快速点击时,则将这个点击事件存储到是事件列表中每隔 800ms 执行(不然上一个 + count 还未消失)。
要弄明白函数原理,得从其中的 bind 函数和 shift 函数和 call 说起:
bind()
方法创建一个新的函数,在bind()
被调用时,这个新函数的this
被指定为bind()
的第一个参数,而其余参数将作为新函数的参数,供调用时使用。
shift()
方法从数组中删除第一个元素,并返回该元素的值。此方法更改数组的长度。与之相反的则是unshift()
插入第一个元素。
call()
方法使用一个指定的this
值和单独给出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来调用一个函数。
那么不难看出上面这个函数的用途,将每次准备调用的函数放入 tasks 列表中,若定时器为空则设置一个定时器执行内容 定时执行tasks出队,若全部tasks已经清空(当前没有任务了)则将定时器清除
,若定时器不为空则不做操作(但放到 tasks 列表中了)。
# Iterative
将一个函数,变成可迭代使用的的,这通常用于一个函数要给一组对象执行批量操作的时候。如批量设置颜色,代码如下:
const isIterable = obj => obj != null && typeof obj[Symbol.iterator] === 'function'; | |
function iterative(fn) { | |
return function(subject, ...rest) { | |
if(isIterable(subject)) { | |
const ret = []; | |
for(let obj of subject) { | |
ret.push(fn.apply(this, [obj, ...rest])); | |
} | |
return ret; | |
} | |
return fn.apply(this, [subject, ...rest]); | |
} | |
} | |
const setColor = iterative((el, color) => { | |
el.style.color = color; | |
}) | |
const els = document.querySelectorAll('li:nth-child(2n+1)'); | |
setColor(els, 'red'); |
# Toggle
切换状态,也可以封装成一个高级函数,这样有多少种状态只要添加到里面就可以了。
例子:
function toggle(...actions) { | |
return function (...args) { | |
let action = actions.shift(); | |
action.push(action); | |
return action.apply(this, args); | |
} | |
} | |
// 多少态都可以! | |
switcher.onclick = toggle( | |
evt => evt.target.className = 'off', | |
evt => evt.target.className = 'on' | |
); |
# 思考
为什么要使用高阶函数?
了解一个概念:纯函数,是指一个函数的返回结果只依赖于它的参数,并且在执行过程里面没有副作用
这也就意味着,纯函数是非常靠谱的,不会对外界产生影响。
- 方便进行单元测试!
- 减少系统中非纯函数的数量,从而使得系统可靠性增加
# 其他一些思考
- 命令式与声明式,没有优劣之分
- 过程抽象 / HOF / 装饰器
- 命令式 / 声明式
- 代码风格、效率、质量的权衡。
- 根据场景来权衡
# 总结感想
太牛了!!
看完这节课,收获非常多,实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组件原来需要这么多步骤,原来 js 也能实现如此面向对象的设计,结合之前学过的 c++/java 的设计模式,发现都是有共通之处的,一个组件可以向下细分为许许多多的子组件。后面的高阶函数更是知识盲区,原来 js 还能实现这些方法
本文引用的内容大部分来自月影老师的课以及 MDN。